【掌故】“乐山”地名的由来

2020-03-04 11:20:50来源:三江都市报编辑:刘若辰

1

前后变更了49个地名

乐山,拥有世界第一石刻弥勒大佛,是一个令人向往,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在四川盆地西南边缘、峨眉山东麓、成都之南,地处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汇合的扇形地带,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随着朝代的更迭,社会政治经济的变化,乐山这个地方的地名也经历了几千年的沧桑演变。乐山,从最早的村落集镇,到南安、平羌、嘉州、峨眉、青衣、龙游等地名更迭,是前后变更了49个地名发展而来的。

从乐山市高新区安谷镇程黄村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的石斧、石锛、石针证明:大约六七千年前,先民们就在乐山这块膏腴之地生产、生活。春秋中期,开明氏族自荆楚入蜀,在大渡河、青衣江、岷江交汇地域定居。他们在这里除水害、兴水利,发展生产,远近闻名。后开明氏族首领鳖灵受命为蜀王相,负责治理川西平原的大洪水获得成功,得到了朝野拥戴而取代杜宇为蜀王,号丛帝。因此,后人将鳖灵定居发迹之地称为“蜀王开明故治”。可是这“故治”之地当时人们又叫它什么地名呢?现今尚无文字记载可查。但从地名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遗迹来看,有人类生存活动的地方必有地名产生,因为人们在社会生产、生活交际过程中离不开地名这个工具。所以“故治”这地方也应当有历史地名或衍化、或变形、或保持它的原始语音而流传下来。正如《乐山市志》记载:“有人认为,凌云山之‘凌’谐‘灵’,篦子街的‘篦’谐‘鳖’,与蜀王开明鳖灵相关。不少人赞同此说。”“篦子街这个古地名,实为鳖子故居地鳖子冲演化而来当属这种类型。”“鳖灵在未成为蜀王前,人称‘鳖子’是极其自然的,其居住地被呼为‘鳖子冲’,更是顺理成章。”“在‘篦子街’这个地名的周围,还有一组具有以“子”为名的共同特点的古地名:如‘牟子’‘车子’‘镇子(场)’‘磨子(场)’。可能与‘鳖子’亦有关。”这些地名也可可能就是三江汇流地带“蜀王开明故治”地——乐山最早的一些聚聚落小地名。

2

历代地名变迁

据史料记载,乐山从三千多年前的开明故治以来,就以其山川形胜、优越的地理环境,成为川(蜀)南重镇,以至今日的川西南区域性中心城市。历代县、州、郡、府、路、院、道、督察区、专区、地区、市均设治于此。秦武王二年(公元前309年),秦派兵南下灭丹犁,在蜀王开明故治地,以“此为蜀郡极南,平定南方,民得以安之意”置南安县,属蜀郡。南安县正式成为政区名称,南安也成了首个县治聚落名称。西汉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发“西南夷”,分巴、蜀两郡地及新辟夜郎地,以“为防南越的屏障、门户之意”置犍为郡,南安县由蜀郡改属犍为郡。北周保定元年(561年)于南安县地置平羌县,保定四年(564年)置平羌郡,郡县同治今乐山。北周大成元年(579年)“取其郡土嘉大”之意置嘉州,以领郡县,这是乐山称嘉州之始。隋开皇四年(584年)改平羌县名峨眉县,开皇九年改峨眉县名青衣县,次年改青衣县名龙游县。,隋大业二年(606年)嘉州改名眉州,次年又改名眉山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名嘉州,天宝元年(742年)嘉州改名犍为郡,乾元元年(758年)复名嘉州,并升置中都府。北宋宣和元年(1119年)改龙游县名嘉祥县。南宋绍兴元年(1131年)改嘉祥县复名龙游县,庆元元年(1195年)以嘉州为“宁宗潜邸”故升为嘉定府,此为嘉州改名嘉定并置府之始。元世祖至元十三年(1276年)从成都路分置嘉定府路,治嘉定,至元二十年(1283年)罢嘉定府路,仍置嘉定府,至元二十二年复置嘉定府路,至元二十八年立四川行枢密院,治嘉定。明洪武四年(1371年)罢嘉定府路,仍置嘉定府,洪武九年嘉定府改名嘉定州,龙游县入州,嘉靖十三年(1534年),下川南道治地由叙州移嘉定,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嘉定州由下川南道改属上川南道,上川南道治地由邛州移嘉定。清顺治十五年(1658年),废平定府,仍置嘉定州上川南道,州、道同治嘉定,雍正十二年(1734年),嘉定州升为嘉定府,同时以原嘉定州的直属区为其行政区域,新增设乐山县,为嘉定府治地,这便是称“乐山”地名之始。民国时期,乐山为第五行政督察区治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为乐山专区、地区,省辖地级乐山市驻地至今。

3

为何以不起眼的“至乐山”为名

乐山地名的来历是很有趣的。清雍正年间对新增县的取名却避开乐山城附近的许多名山、大山不取,而选中了城外一片不起眼的“至乐山”为名。而“至乐山”在乐山城外的何方?历史上的记载却前后不一致。

南宋之说:“至乐山”在城东。南宋王象之在嘉定宝庆(1208年-1227年)年间编纂的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地理著作《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龙游县纪胜•景物》中关于“至乐山”,有这样的记载:“至乐山,在龙游县东五里。清闲处(居)士王朴居之。山谷有颂,何熙志架屋其上,号东山。”

明清之说:“至乐山”则在城西南。清《嘉定府志卷四方舆志•山川》记载:“至乐山,城西南五里,乐山县名以此。旧名金灯山。”而明《嘉定州志》记载:“金灯山,西南五里,旧名至乐山,宋王卜居此。”对以上的说法经考证,应当都是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因此,可以说南宋时期所说的“至乐山”,就是在今乐山城岷江东岸的三龟九顶挂榜山;而明清时期所说的“至乐山”就是在今乐山城南,与大渡河隔江相望的金灯山。由此可以看出地名是可以变化的,任何一个地名都是在一定历史时间和空间形成的。“至乐山”的演变就是乐山地名文化的传承,“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至善至美至乐”。“乐山”之名,反映了历代乐山人对美好乐山的时代追求。

4

乐山的四个别名:汉嘉、嘉定、嘉陵、嘉阳

嘉州之名来历:一说以“郡土之美”得名。据《太平寰宇记》载:“分青州平羌等县为嘉州,以其郡土嘉大为称。”“嘉”,《说文解字》称:即“美也”;二说以汉皇帝赞赏故名。据《乐山县志》(民国版)卷1载:“后汉,建武十一年,遣吴汉伐公孙述,泝江而上。十二年春,舆述将龙党、公孙永等战于鱼涪津,大破之,以次平蜀。”《续汉书》曰:“犍为郡南安县有鱼涪津。按,鱼涪津即鱼凫也,蜀既平。”《华阳国志》载:“及公孙述有蜀,郡拒守,述伐之。郡功曹朱遵逆战,众寡不敌,遵绊马死战,遂为述所并。而任郡业闭户,费贻素隐。光武帝嘉之,曰‘士大夫之郡也’。”《方舆纪胜》载“李巽岩作《雅州学田记》:‘昔公孙述据蜀,青衣不宾,光武嘉之。后因改青衣曰汉嘉。’”《舆地纪胜》载:“后周复曰青州,又改曰嘉州,取汉嘉郡以为名。”“汉嘉”成为乐山地名的别称。据张方《夷佛滩记》载:“汉嘉因光武帝所嘉得名,以今上潘邸升嘉定府,又赐嘉庆军。”因而从宋代以来许多文人都称嘉州为汉嘉。苏东坡在《送张嘉州》曰:“颇愿身为汉嘉守,载酒时作凌云游。”乐山的别名还有如:“嘉定”,名始于南宋。宋《方舆胜览》载:“皇朝因之,以宁宗潜邸,升嘉定府及嘉庆军节度。”清《嘉定俯志》曰:“宁宗庆元元年,嘉州以潜邸故升为嘉定府,知府游仲鸿修堰通水,政平民悦。”别名“嘉陵”则是宋人王象之在《舆地纪胜》卷146《嘉定府》条下,已正式把“嘉陵”列为嘉定的别名。明人杨基(祖籍嘉州)在《得峨眉月》诗末署“嘉陵书”(见《晴山堂帖》)。赵贞吉《峨眉山歌》“嘉陵黛色何窈窕,暮雨朝云情未了。”上述所说“嘉陵”,均指嘉州、嘉定、今乐山之地。又名“嘉阳”。明清以来普遍称嘉州、嘉定为嘉阳,古代把岷江流经嘉州一段亦称嘉陵江,因城市在江北,故称为阳。 (丁义堂)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