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金口河造”飞出大山

www.scol.com.cn  (2018-01-31 09:22:24)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吴桐  

香肠、腊肉、乌天麻、老鹰茶……2月3日,以“云上瓦山‘金’品年货”为主题的首届金口河特色农产品推介会将开幕,市民们可在中心城区嘉州长卷·天街一睹“金口河造”的芳容。

近年来,金口河区积极构建生态有机农业联动发展的绿色产业体系,按照“建基地、创品牌、搞加工、强融合”路径,规划实施“五园区八基地”建设,通过产业发展带动脱贫,成效明显。

特色产业助力增收

金口河区金河镇、永胜乡、共安乡、吉星乡等地天麻种植历史悠久。这里自古森林茂密,很多山林都在海拔1500米以上,在这些树林底下,会有野生天麻出现。这里产出的天麻,乌、绿、白、红、黄五色品种俱全,其中尤以乌天麻最为名贵。

板厂坪天麻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的“金口河乌天麻”,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机产品、森林食品基地认证产品,其天麻素含量达0.7%,为国家药典规定的3.5倍。合作社拥有集菌种培育、粉种培育、天麻加工、库房、冻库等多功能综合性厂房1100平方米;拥有种植基地3个,其中高品质种植用地600亩。目前,合作社已建成野生天麻种植基地(净面积)3.5万平方米,其中种源基地1.5万平方米、原生态商品麻种植基地2万平米。预计年产野生商品麻60000公斤,年产种麻10000公斤左右,年产值达1080余万元。合作社现已发展会员151人,其中工商已注册115户,带动农户500余户,年户均增收6000元以上。

金河镇吉丰村村民周碧书告诉记者,“现在合作社带领村民搞种植,通过有性繁殖出来的乌天麻,质量和品种都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不仅产量提高了,还能为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日子是一天过得比一天好。”

生态农业成效初显

近年来,金口河区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推行“实物资产入股、务工计价入股、产权折价入股、扶贫资金入股”四大资产扶贫模式,建成道地中药材、高山食用菌、茶叶等生态产业基地5万亩,培育“飞地产业扶贫园”9个,发展新型经营主体128家,带动贫困群众实现收入翻番。同时,发放小额信贷资金1500万元,鼓励农户发展小庭院、小养殖、小作坊、小买卖“四小产业”,稳定贫困人口长期增收。

大瓦山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12月,联合永胜乡大坪村及周边食用菌种植、营销大户110户组建而成。合作社在大坪村流转土地160亩,年产食用菌120万袋、1500吨,实现销售收入1200万元,纯利润350万元。2016年7月,该社食用菌产品取得有机食品认证。

为确保贫困户享受上不封顶、下有基本分红的收益,该合作社采取“实物资产”“务工计价”“扶贫资金”入股等模式,与大坪村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建立密切的利益联接,在提供80余个就业岗位的同时,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年户均增收8000元以上,有效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和贫困户脱贫。

今年45岁的吉星乡同心村村民胡月芝家里有小孩和残疾的老人需照顾,根本无法出远门打工,只能在家种地。她说,“合作社成立后,让我们赚钱的途径多了,日子好过了。”

项目资金精准覆盖

2017年,金口河区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全面发起“春季攻势”“夏季冲锋”“秋季决战”“冬季收官”,确保脱贫攻坚精准推进。去年上半年,该区累计投入扶贫资金9.1亿元,实施重点扶贫项目120个,设立1600万元集体经济发展励志金,通过资产经营、入股合作、劳务创收等方式,推动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带动25个村实现集体经济零突破。

天池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于2014年成立,主要从事中药材、油用牡丹种植、管理、销售,合作社有社员120户,员工30余人,2015年被评为乐山市科技型企业,2016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

该合作社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发展,资金精准投入、精准使用,目前已有中药材种植项目包括:川牛膝、田黄精、重楼等名贵中药材2000亩,带动200余户农户种植1500亩,并与科创制药、恩威制药签订长期购销合同,解决当地200余户农民就业问题,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2016年,该合作社投资1520万元在永胜乡花茨村新建1000亩油用牡丹种植基地,带动300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0人)就业。

花茨村村民廖昌友之前在外打工挣钱,无奈家里需要他照顾,便回到家乡,靠着之前打工挣的一些钱补贴家用,日子过得很艰辛。现在,专合社不仅解决了他的就业问题,每个月还有结余,他开心地说:“如今家门口就能挣钱,既把家照顾好了,腰包也鼓起来了,别提有多开心了。”

发几只羊、给几头猪、送百十只鸡……在一些地方,扶贫还停留在给钱给物的阶段,贫困农民养好了就卖钱“脱贫”,养不好就再想办法。这种“输血式”扶贫虽然“热闹”,但持续发展动能不足。产业扶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有力举措,只有产业发展起来了,带动贫困群众素质能力提升了,“输血”变为“造血”,才能实现持续增收,从而彻底拔掉穷根。(记者 吴桐)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