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让孩子们的心灵常驻阳光

www.scol.com.cn  (2018-01-29 09:13:28)  来源:乐山日报  
编辑:刘若辰实习生 王瑞齐 记者 宋雪  

——记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市中区

近年来,乐山市中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策部署,抓好活动载体,完善基础建设,不断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取得了显著成效。

形式多样的少年宫活动、面对面的心理咨询指导、温暖贴心的小海棠信箱……在市中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以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全面铺开。2017年,市中区被评为四川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区。

以乐促智、放飞梦想

乡镇里有了特色少年宫

14岁的刘珍祯是市中区城南学校初二学生,2016年9月入学后,她得知了一件开心事:学校开办了免费的乡村少年宫,大家可自行参加兴趣活动。“我一直想学跳舞,但以前没条件。”没有丝毫基础的刘珍祯鼓起勇气报名学舞蹈,在老师指导下不断进步,还和同学一起参加全市体育舞蹈公开赛,获得艺术群舞C组金奖。

体育、音乐、美术、舞蹈、棋类,5个大类共9个小项的乡村少年宫活动,成了城南学校学生每周四最期待的事。“我学的是美术,老师总能想出稀奇点子让我们作画,太有意思了!”跟着11岁的龚嘉沂走进美术室,天马行空的美术作品出现在记者眼前,不仅有粉墨、水彩、素描等画作,连树枝、废纸、黏土也成为创作素材,作品精彩而有趣。“老师帮我拓展思维,不仅在美术班里,平时生活学习也能用上。”龚嘉沂自豪地告诉记者,遇到不懂的、不会的,他学会换个方向去思考,有不少收获。

“2015年5月,我们在区文明办支持下,对原有教学设施和场地进行了维修、改造和整合,结合学校实际及学生特点开设乡村少年宫活动。”城南学校副校长秦兴复告诉记者,少年宫开办后深受学生喜爱,参与度达到100%,更在各类书画、舞蹈比赛中屡创佳绩。“这些活动对提高学生技能与思维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还从正面引导,营造了积极、向上、开朗的氛围,有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秦兴复说。

截至目前,市中区共建乡村学校少年宫22所,开设各类活动小组150余个,每年惠及学生1万多名,(紧转第3版)  (紧接第1版)实现乡镇全覆盖。临江学校少年宫结合当地茶叶经济开设“生态茶艺”项目,让学生在劳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学习;茅桥小学、童家学校等学校的少年宫聘用当地老艺人开设“特色乡村吧”活动,“舞龙”“牛儿灯”等地方特色文化遗产成为活动素材……挖掘地方特色、传承本土文化,各乡村学校少年宫形成“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的局面,乡村少年宫成为市中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重要平台。

心理辅导、海棠信箱

孩子们有了贴心“小树洞”

“我生在贫困农村里,学校的图书总会读完,爸爸妈妈收入很少,我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去图书馆尽情阅读喜欢的书籍,你们可以帮我吗?”2017年5月,一位剑峰小学的学生来信,让“嘉州小海棠信箱”的志愿者们牵挂在心。在志愿者和学校的沟通安排下,写信的孩子第一次走进城里的书店,圆了自己的“读书梦”。

“这样的嘉州小海棠信箱,目前全区共有4个,我们每周都会收取信件并回复。”在乐山七中通江校区,市中区青少年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葛茂权从信箱里拿出厚厚一叠来信。他告诉记者,2017年3月开办信箱以来已经收到6000多封信件。学习、生活、家庭……面对学生的各种烦恼,专业志愿者们耐心回信,并开展心灵抚慰、疏导和陪伴,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今年,我们会把这个项目推向全区,为更多未成年人提供倾诉平台。”葛茂权说。

开展对未成年人的心灵陪伴和疏导,搭建起与青少年的心理沟通渠道,在乐山七中通江校区内,还有一个贴心的“小树洞”:乐山市中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成长辅导中心。

走进中心办公室,沙盘、哈哈镜等各类小摆件,瞬间将记者带入轻松的氛围。“中心由接待区、办公区、咨询区组成,通过为学生营造相对安全温馨的氛围,让他们放松自我。”乐山七中教师李海燕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中心负责人。她告诉记者,中心自2017年3月开办以来,不仅获得校内学生的信任,更将服务辐射到全区多所学校。

热线咨询、面询指导、辅导讲座、网上交流,中心在全区展开多种心理健康教育服务,并创办心理健康教育读物《阳光少年》,在全区45所中小学校发放,覆盖713个班级3万名学生。“我们还利用心理教育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发现问题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和干预。”李海燕告诉记者,各式各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不仅为学生解决心理困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及综合素质,更促进了学生整体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

均衡发展、全面保障

未成年人有了绿色“保护伞”

抓好实施载体,不断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成效,类似的活动与载体,在市中区遍地开花。

以留守学生之家、幸福e站、爱心益站等公益活动为基础,市中区着力打造“嘉州关爱特殊青少年”品牌,全区已建成留守学生之家2个、幸福e站6个、爱心益站1个,惠及学生2.5万人次;连续八年开展“我心目中的好同学”评选活动,连续十年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连续举办十余届中小学生艺术、书画、作文等大赛。市中区特色评选活动深入人心,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进步、积极向上。

“全区开展学校体育(艺术)区域整体推进改革试点工作,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艺术素养,同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区域校际办学水平基本均衡。”市中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全区实施学校办学条件改善行动,累计投入约1.2亿元,新建校舍3.33万平方米,维修改造校舍3.04万平方米,改造运动场面积12.29万平方米;投入4755万元改善学校寄宿条件,投入3770余万元购置仪器设备,目前“班班通”班配备率达91%,城乡校际之间基础设施日趋均衡。

此外,全区实施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行动,全面推进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工作;实施教育资源配置优化行动,组建五个学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施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学区学校结对帮扶和同类型学校的联盟发展,加快农村学校发展。

教育改革不断强化,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基础保障,为孩子们撑起了绿色保护伞,让孩子们的心灵常驻阳光。(实习生 王瑞齐 记者 宋雪)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