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乐山吹响乡村振兴进军号

2024-03-01 10:34:31来源:乐山日报编辑:曾小清

春天的田野,正积蓄起乡村振兴的无限动能;嘉州乡村,全面振兴的进程正在稳步推进。2月29日,乐山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市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推进会议召开,通过“现场考察+工作会议”的形式,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23年全市“三农”工作,谋划部署今年“三农”工作。

稳面积、提单产两手抓

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作出乐山贡献

2023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25.42万吨,增长2.3%、增速居全省第5位,粮食产量连续8年保持在120万吨以上。2024年,将守牢粮食安全底线、耕地保护底线,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乐山力量。

会议强调,要坚持稳面积、提单产两手发力,大力实施主要粮油作物单产提升行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技“五良”融合发展,不误农时抓好小春作物田间管理和大春春耕备耕,提前谋划生产用水“拦、蓄、引、调、提”,确保粮食播面稳定在337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27万吨以上。

对此,乐山市委农办主任、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晋辉表示,将常态化整治清零撂荒地,高质量完成种植园地优化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全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建设6个粮油高产高效万亩示范片,力争综合单产在去年基础上再提升4公斤。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今年乐山市将深入实施“嘉州良田”建设行动,扎实推进16.3万亩高标准农田新(改)建任务,分类有序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改恢复、撂荒地动态清零和土地细碎化专项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基本农田“非粮化”,守住231.91万亩耕地红线。

水利不仅是农业的命脉,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命脉。乐山市坚持把水利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加快推进青衣江乐山灌区、白井干渠等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持续推进农村“五小水利”建设工程和农村机电提灌站建设三年行动,切实增强应对极端天气能力,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全县累计建成各类水利工程3000余处,总蓄引提水能力达1.2亿立方米,建成高标准农田25.85万亩,实现粮食产量增产10%左右。”井研县委书记熊建新说,井研县将农田水利和高标准农田建设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主动扛牢粮食大县责任和担当,持续抓好粮食生产,全力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天府粮仓”丘区样板。

巩固成果守底线

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必须持续用力、久久为功。

2023年,全市实现脱贫人口务工8.27万人,脱贫户人均纯收入达15361元,同比增长16%。防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受到国家乡村振兴局肯定,连续6年脱贫攻坚和巩固脱贫成果考核评估被评为“好”等次。而今年,乐山的目标是确保实现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脱贫人口收入增速高于当地农民收入增速“两个高于”。

会议指出,要完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深化“五定”工作法,推动防止返贫监测与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深入实施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村)支持体系政策18条具体措施和欠发达县域托底性帮扶12条措施,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深化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强基提质行动,深化东西部协作、定点帮扶、省内对口帮扶、驻村帮扶等工作,用好“蓝鹰工程”“两地仓”“百万强村”等帮扶品牌,提高产业和就业帮扶实效,不断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新的一年,如何巩固成果守底线,有效衔接促振兴?

“2023年,我县脱贫群众人均纯收入16123元、增长16.88%,获评全市乡村振兴发展拉练(脱贫县)一等奖。”马边彝族自治县委书记先平在会上介绍,“下一步,我们将集中更多资源,汇聚更强力量,争取更大支持,确保全县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乐山市乡村振兴局将聚焦重点区域守牢防贫底线,强化统筹衔接落实,压紧压实网格责任,倾斜帮扶重点县村,提升后续扶持水平;聚焦产业就业促进稳定增收,推进“四个一批”产业帮扶,开展防止返贫就业攻坚行动,深化“天府乡村”全链条发展。聚焦协作帮扶打造示范品牌,深化东西部协作,持续省内结对帮扶,凝聚帮扶合力。

因地制宜、分类施策

绘就嘉州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画卷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题主线。

去年,乐山市承办了全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工作现场会,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五清”行动,“美丽四川·宜居乡村”占比超过70%,中国美丽休闲乡村达到4个,建制乡镇场镇建设管理服务提升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今年,乐山市将以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提升乡村建设水平、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为重点,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坚持五级书记一起抓,统筹好建设时序和空间分布,以点串线、连线成片整体推进,确保创建省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5个、示范村50个。

当日上午,与会人员参观了夹江县新场镇东风村,看变化发展、听成功经验,认真学习探索兄弟县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生动实践与成功经验。

“2023年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37800元,村集体经济收入51万元。按照‘山上种茶、茶林间种、山下种粮、稻药轮作’思路,发展水稻、茶叶、苗木7000余亩。并统一规划,布局农村住房、配套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垃圾处理率、自来水覆盖率、厕污共治率达到100%……”点位现场,夹江县委副书记彭波介绍了东风村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情况。

“农村要发展,就得抓特色产业、上优势项目,要坚持把产业发展放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参观了点位后,犍为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彭亚秋介绍,犍为县将狠抓乡村建设和治理,积极培育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精品村、示范村,展现美丽乡村新形象。

如何让“千万工程”成为助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重要抓手?“千万工程”经验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各地各部门只要积极发挥优势、探索特色化发展,不仅能收获美丽,还能成就特色产业,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支撑。沙湾区委书记徐岳泉谈道,“致力壮大‘石缝经济’,持续推动川佛手、柔毛淫羊藿‘两味药’提质增效,沙湾区蹚出了一条‘石头缝里抓产业’的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之路。接下来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持续发展壮大中医药产业,全力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持续用力做好‘土特产’文章,为乐山建设‘农业强市’作出更大沙湾贡献。”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