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容:三尺讲台是我人生最大的舞台

2021-11-17 09:55:15来源:三江都市报编辑:曾小清

11月15日20:30,随着马边彝族自治县梅子坝小学晚自习下课,51岁的语文教师杨俊容终于结束一天的繁忙,可以下班回寝室休息了。“每周一我有6节课左右,包括语文教学、课后服务、晚自习,有时嗓子还是会感觉不舒服。”尽管如此,她乐此不疲,她想尽量教给彝区孩子更多的知识。

杨俊容是犍为县孝姑中心小学教师,今年9月,她主动请缨到对口帮扶学校马边梅子坝小学支教。

本本分分教书,老老实实育人,让更多学生走向更广阔的世界,是杨俊容的教育梦想。从教32年来,她坚守乡村教育,用爱心和责任心诠释着“教育从来都是慢功夫”,也绽放着师者最美的初心。前不久,杨俊容被授予“四川省特级教师”荣誉称号。

倾注爱心关爱留守学生

杨俊容到梅子坝小学支教已有两个多月,她带去的最大变化是校园环境卫生。刚到校,她就以《用一双美的眼睛去建设校园》为题,培训班主任常规工作之卫生落实,改变大家的观念,动员全校师生打扫卫生死角,让校园靓了起来。

当班主任,杨俊容经验丰富。“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很多时候扮演着‘妈妈’的角色,既要树立威信,以理服人,又要富有责任心,做到眼勤、手勤、脚勤和脑勤。”杨俊容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她把对农村学生的爱融入到日常生活教学中。

曾经她的班上有个女生叫小恒,有个男生叫小秋,两名孩子家庭条件差,家里无大人管教,行为习惯差,班上同学都不愿意和他俩坐一起。

杨俊容了解情况后,真心实意地关爱他俩。由于营养不良,他们个子矮小,她便把女儿的衣物给他们穿;春秋游活动,她悄悄塞给他们零花钱买食品;班级劳动、学校运动会、文艺表演,她鼓励他们参加为集体争光树立形象……两个孩子感受到了爱,性格逐渐变了,同学们也开始接纳他们。

像小恒、小秋这样的孩子,在当时还有许多。出于对留守孩子的关爱,杨俊容提出了县级课题《农村小学留守学生问题与对策研究》,并被推荐为市级课题。研究三年,该课题成果备受关注。学校留守学生因课题的介入,得到多方人士的关爱。研究中,杨俊容主编的校本读物《“留守孩子”父母必读》进一步扩大了课题的社会影响。

心怀责任补“五育”短板

艺体教学是乡镇小学的弱项。2016年,杨俊容提出了“乡镇小学体艺2+1内涵教育构建实践研究”课题,立项为市级。研究中,她创建的“三一”课间操即“一操——哑铃操,一拳——太极拳,一舞——筷子舞”广受好评,深受师生和家长的喜爱。

“我教书有一个特点就是一般不占用学生的艺体课,并鼓励学生上好每一堂学校开设的课程。”杨俊容说。2020年4月,她提出《乡镇小学劳动教育生态构建实践研究》,先后立项为市级和省级课题。此举把学校劳动教育的短板补上,真正实现“五育并举”。

“学生上劳动教育课没有教材,我就根据班级实情自编教案。在学校劳动基地,我带领学生种下小麦、韭菜,让大家认识小麦长什么样,面包是怎么来的。历时半年的种植、管理和收获,孩子们尝到用自己亲手种植的韭菜、小麦面煎的麦粑,体验劳动的滋味。”杨俊容说,她还为学生上书法课,让每周练字、写日记成为了同学们的习惯。

正是一份师者的责任心,一份本着对学生的关爱以及对农村教育的坚守,才有了杨俊容一次次的课题研究,才有了学校立足的根本。孝姑中心小学两度被评为市级科研先进集体。

坚守初心薪火相传共成长

从教32年,杨俊容20年坚持做课题研究,她戏称把自己整成了“留守教师”。“曾经我有过可以离开三尺讲台的机会,但我最终放弃并发现,讲台才是我人生最大的舞台。”她许下诺言,付出汗水,先后荣获犍为县十佳师德标兵、优秀共产党员,乐山市优秀教师、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四川省最美乡村教师,全国教育系统教研先进个人。

新老教师传帮带,薪火相传共成长。在传帮带中,她为青年教师做引领,促使大家共同成长进步。同时,她还参加市县级赛课,参加市级优秀教师教育帮扶活动,为青年教师做示范。

此外,她还著书立说,主编的《乡镇小学生文言文阅读理解》和《乡镇小学部编版语文“每周一古诗”辑读本》已经出版,探讨乡镇师生学习、积累、理解古诗文的难度问题。截至目前,杨俊容主持2个市级课题,1个县微课题,均结题获奖;1个省级在研课题;管理5个市级小课题待评,其中2个独研,部分成果将参加评奖或出版。(张力)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