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峨边红花乡兰家沟村:荒坡变果园 结出“致富果”

www.scol.com.cn  (2018-05-08 09:24:45)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贾首健 记者 方方  

峨边彝族自治县红花乡兰家沟村,地处峨边西部,是省定贫困村。因为脱贫攻坚,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宁静小山村,变得热闹起来,光秃秃的荒山荒坡“披上绿衣”,孕育着村民脱贫奔康的梦想。

村民:我们赶上了好时光

“我们家的土地,有一半是荒坡,剩下的一半也不算肥沃。一家人埋头苦干种玉米,又苦又累。一年下来,除去种子、肥料、人工等花费,一亩地能收入300元就不错了。想靠种地致富,那是白日梦!”村民郑子英说,“从土地上找不到收益,一家人只有外出打工。我才40多岁,也想出去打工多赚一份钱,可家里有个上了年纪的婆婆需要照顾,能挣钱的双手只能闲着,不甘心又很无奈。关键是在家不但挣不了钱,还总是消耗,存个钱难啊!”

自打脱贫攻坚战打响后,“默默无闻”的兰家沟充满了生机和希望。

“真没想到,这些荒山竟然还能种上果树,能结出咱们增收的‘致富果’。”昔日自家的撂荒坡,如今变成了果园,笑容浮现在郑子英脸上。

“这些年村里的变化真的挺大,我们真是赶上了好时光哟,真没想过在家也能赚钱。土地流转了,每年都有收益,还可以在村上的产业基地打工,时间灵活,既能照顾婆婆,又能打发时间,还能挣钱,每月都有上千元的收入呢。关键是家里日子过好了,在外打工的老公和儿子也少了担忧,放放心心打工,一家人都努力挣钱过好日子。现在,每年我们一家都能有5万多元的收入呢。这样的好时光,不仅咱们家享受到了,村里家家户户都受了益,日子是一天比一天好,好多人家都买了小汽车。”说起如今的好日子,郑子英笑得合不拢嘴。

自从村里的荒山变成果园,63岁的村民熊尚全也再次找到了自己的价值。

“现在过了60岁,在外就很难找到工作了。说实话,一辈子做惯了活,一下子闲下来,心里挺难受的。”熊尚全说,“如今自家土地流转了,荒坡荒地全改良了,看到到处都是绿油油的树苗,我一下子就来劲了。我现在一边在村集体的李子基地打工,除除草、施施肥,干些轻松活,一边在自家前院种点蔬菜花草,吃的解决了,住的环境也美化了。另外,我还在后院喂喂跑山鸡、养养生态猪,自己吃放心,拿出去卖也能卖个好价钱。因为家里离基地近,我顺便也给基地里的工人煮煮饭,这样好几样收入下来,每个月都有不错的入账呢!去年,光在基地干些散工就有8000多元的收入。现在我的生活很充实,天天都充满了干劲,人也感觉年轻了。”

村支书:让全村人共享好政策

当了多年村干部的兰家沟村党支部书记张立清,对村里的变化也满是欣喜。“现在的村子,房子安全了,配套齐全了,道路硬化了,吃水问题解决了,群众的土地有效利用了,致富的门路越来越宽了。”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没通前,我们村是全乡最穷的,水、电、路样样差,想致富门都找不到。”张立清说,以前农户住的大多是竹篱笆房,喝的是几户人就近挖的土坑里存着的旱凼水,道路全是坑坑洼洼的土路,买进卖出东西都得靠人工背。村民辛辛苦苦养头猪,卖个500元钱,请人背出村就得花费200元。要是想到县城赶场,凌晨4点就得出发,这样的日子谁过着不难受?”说起以前的日子,张立清连连叹气。

基础改善了,产业也得到发展。“自从施行脱贫攻坚好政策,村子的变化大哟!作为村干部,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全村人共享这个好政策。我们引来专合组织,对荒坡、土地进行改良,成规模科学种植五月脆、八月脆等品质李子,村集体以50万元的产业发展资金入股合作社,在兰家沟村建起600多亩的李子基地,套种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蔬菜。在基地未产生效益之前,村集体每年获得所投资金8%的分红。待基地产生效益后,合作社将及时归还村集体入股资金,并按6:4比例给予村集体分红。”张立清说,“从合作社分得的红利,我们按5:3:2的比例分给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及村集体,每季度分一次红,让产业惠及全村。加上土地流转和在基地务工收入,群众从产业发展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贾首健 记者 方方)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