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王坤:“斤斤计较”的“计量达人”

http://www.scol.com.cn  (2017-07-27 09:31:35)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甘国江  

今年40岁的王坤已有19年的计量工作经历,熟练的业务技能让他成为川内有名的“计量达人”,也让他的工作中多了一些“斤斤计较”。

曾经一天拎砝码总重约20吨

1998年,王坤从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学校毕业后,最初被分配到峨眉山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凭着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王坤磨练出了过硬的业务素质,逐渐成为技术骨干和负责人。

“说实话,刚干计量工作的时候我还有过失落感,毕竟以前干产品质量检测,更多地是抽样检验,多数时候都是干干净净的,而那时的计量明显是个‘脏兮兮’的活。”昨(26)日下午,王坤在谈起自己“转岗”计量时,用了失落来形容当时的心情。

其实不光王坤觉得当年的计量是个脏活、累活,在其他老计量人眼中,那时条件有限,计量工作几乎全靠人工操作,每次检测都要爬到地坑里开展作业,干起来不仅脏,而且十分辛苦。

过去,标准砝码是计量检测的重要工具,但是由于技术有限,标准砝码的检定过程中,砝码刷漆、搬上天平称重全靠人力,而且用来校验的标准砝码一个就有20公斤。“这样拎来拎去,有时一天一个人要拎约20吨的总重量。”王坤说。

“那时候一天下来只想躺着,动都不想动。”王坤回忆说。当时,所里一位姓胡的老计量人看上了王坤的“狠劲”,每次出去检测时都喜欢带着他,手把手地教会了他很多计量检测技术和方法。王坤也从老师傅那里学到了对工作一丝不苟的态度和“斤斤计较”的精神。

一项技改为企业省了数百万元

凭着多年的学习和实践,王坤磨练出了过硬的业务素质,逐渐成为技术骨干和负责人。

在和企业接触中,王坤发现当时峨眉山市大多数企业使用老式的机械式地中衡。这种秤采用人工读数,效率不高、读数不精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很多关键部位容易磨损、变形,增加使用、维护成本。

于是,他带着计量骨干开始对辖区内企业的机械秤进行改造,经过2年的不懈努力,最终成功地将峨眉山市内的大部分机械式地中衡改造为机电结合式衡器。王坤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当时仅峨眉山市企业的机械秤就多达四五十台,将这些秤全部更新升级为机电结合式衡器,比直接购买全电子秤节约数百万元。

“计量”扶贫让“精准”落到实处

2015年8月5日,身为乐山市计量测试所副所长的王坤又多了一个新的身份——马边彝族自治县下溪镇孙家山村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

“这里孩子多、读书少;土地多、产出少;山石多、吃的少……”在入户调查走访后,王坤用“几多几少”形容他对孙家山村的第一印象。“先着力帮着解决基础设施问题、然后解决教育问题、再引进产业增收……”王坤开始“计量”着扶贫工作的每一步。

2016年1月14日,“马边下溪镇宏达魔芋种植专业合作社”注册成立。茶叶种植、麻鸡养殖、肉牛养殖等项目相继上马。今年2月,12000株脆红李种在孙家山村208亩土地上,共计惠及65户、289人……

“我们在栽种时就采取10亩一片、成片打造的模式种植,以便为以后发展农村休闲观光旅游打下基础。”10多年的计量工作让王坤对数字有着特别“精准”的敏感,他告诉记者,按照每亩40株的成活率,每株产量25公斤,每公斤批发价2元计算,每亩的年产值将达到2000元,而这还不包括李子花赏花期所带来的乡村旅游附加效益。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