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陈云冬:28年的坚守 只为让乡亲们看病不再难

http://www.scol.com.cn  (2017-05-16 09:14:08)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龚启文  

他叫陈云冬,今年51岁,中医执业医师,是夹江县界牌镇江村卫生室的医生。从卫生室创立之初算起,他已经在这里工作了整整28年。他曾有机会留在城市工作,但最终选择了扎根农村。他说,村民们到城里看病,路途远,花费高,不容易。为了方便村民看病,他决定留在乡村。2003年3月,他获得全国优秀乡村医生称号,2017年1月获得夹江县首届“魅力夹江·美丽发展”先进模范人物最美医生称号。

医德高尚村民竖起大拇指

日前,记者来到江村卫生室。此时,陈云冬刚从夹江县城办事回来。

“上午有没有人来看病?”陈云冬向护士询问了几句,走进门诊室,坐在椅子上,打算休息一下。

刚坐下还没来得及喝口茶,一名中年男子就急匆匆地走进门诊室。

“陈医生,我这几天一直拉肚子,很难受。”中年男子语速很急。

“你之前吃过哪些东西?”陈云冬关切地询问。“我前几天吃了点剩菜剩饭。”中年男子回答道。

……

大约10分钟后,陈云冬确诊了病情。他开出药方,递到中年男子手里,“你这是肠炎,小问题,吃几天药就好了。不要紧张,放松心情。门诊费不收了,只付药钱就行。”

“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村民都到城里去看病,到我这里看病的,很多都是经济条件困难的。”陈云冬说:“不忍心收他们的钱,有一部分就直接免了。”

由于口碑不错,来找陈云冬看病的人很多。除了本地和附近的村民外,还有不少来自其他市州的病人。

门诊室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了患者送来的锦旗。写得最多的,是陈云冬的高尚医德。记者在采访中发现,无论是前来看病的患者,还是附近的村民,谈起陈云冬时,纷纷竖起大拇指。

上门看病让患者重燃希望

服务周到,是村民们对陈云冬最满意的地方之一。陈云冬除了坐诊外,还常常抽空到行动不便的患者家中,上门看病。

界牌镇蔡沟村村民余建华就是其中的一位。4年前,余建华因不慎摔伤,导致下肢瘫痪,丧失劳动力。在成都治疗期间,家里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向亲友借了不少钱。花了20多万元后,病情仍不见好转。

回到村里后,余建华情绪十分低落,甚至一度有轻生的念头。父母不愿意放弃,四处寻医。由于余建华病情严重,加之需要上门诊疗,很多医生都不愿意接手。后来,母亲杨秀芳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找到了陈云冬,希望他能伸出援手。出乎她意料的是,陈云冬二话不说,立即提着急诊箱跟着她来到家中,为余建华看病。

“一转眼就4年了,陈医生坚持上门给我儿子看病,太难得了。”杨秀芳的话语中充满了感激。

经过4年的治疗和开导,如今余建华不仅心情舒畅,而且气色也好了不少。今年,他已经能够依靠器械慢慢站起来缓缓行走了。

像余建华这样需要上门看病的村民还有很多。28年来,陈云冬风雨无阻,坚持为大家上门看病。为此,他曾3次被狗咬,还摔伤膝关节在病床上躺了近半个月。但他并不后悔。他说,医者仁心,这都是自己应该做的。

不忘初心他选择扎根农村

其实,陈云冬不是没有机会留在大城市,但他最终选择了留在农村。按他的话说,这叫不忘初心。

从小受到祖辈的熏陶,陈云冬立志学医救死扶伤,高中毕业后考进成都中医药大学。在大学学习的课外时间里,他多次目睹了村民到成都大医院看病的艰辛和无奈,萌生了大学毕业后回到农村支援家乡卫生工作的想法。

1999年执业医师法施行,陈云冬以476分的高分(合格线316分)考取具有规定学历的中医执业医师,并参加卫生部全科医学培训两年考试合格。

村卫生室待遇差,亲朋好友劝他去大医院工作。曾有多家医院聘请他,但他都一一婉拒了,依然坚守在村卫生室工作。

为了让村里及周边居民享受到更好的医疗环境,他自筹和贷款61万元建成了现在的江村卫生室,改善了群众的就医条件。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积极参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工作,在村民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

不知不觉中,陈云冬已经在乡村医生的岗位上工作了28年,到了“五十知天命”的年纪。他说,他对当初的决定一点儿也不后悔,很享受现在的生活,还会在乡村医生这条道路上一直走下去。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