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徐霞:精神的健康是富足的基石

http://www.scol.com.cn  (2017-04-26 09:32:48)  来源:三江都市报  
编辑:刘若辰记者 魏玉婷  

作为一名精神科医生,她被患者家属称为“医技精湛,呵护患者”的好医生;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她被村里百姓称为人美心善的白衣天使。从一名医生到扶贫书记的转变,“5+2”、“白+黑”等工作模式就成了她的常态。大家都说她,医得了病人、下得了田地、干得了实事,她就是来自乐山市精神病医院的医生徐霞,也是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驻村第一书记。

一位患者要求抱抱,徐霞就笑着拥抱了他

人物档案:

徐霞,女,汉族,中共党员,1984年8月出生,四川成都人,本科学历,乐山市精神病医院医生。2015年8月被选派到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担任第一书记,也是今年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精神病院内

她医技精湛更呵护患者

2006年夏天,刚迈出校门的徐霞就来到乐山市精神病医院,担任精神科医生。

在她看来,精神病人的内心世界和别人是不一样的,他们的所听、所想、所看都异于常人,而人们总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甚至远离他们,“这是老天给他们关闭了一扇门,而我们精神科医生就要为他们打开一扇窗,为他们带去希望和信心。”

但最初,她还是有些不适应,尤其每次值夜班的时候。她记得,有一次值夜班,从福利院转来了一位83岁高龄的急诊病人,患有偏执性精神障碍。当时,患者情绪十分激动,她经过简单的检查和判断后,马上采取保护性约束来进行治疗,可让她没想到的是,年过8旬的老人竟一脚将她踹倒在地,剧烈的疼痛让她至今难忘。

徐霞告诉三江都市报记者,在常人眼中,精神病患者就像是一颗不定时的“炸弹”,没有人知道他们何时会“爆炸”;而在她眼中,他们却和常人没有分别,她认为,不走近他们,复杂的药物治疗就无法实现;不走近他们,就没有最基本的信任,心理治疗又从何说起?

于是她决定用爱与他们同行。她回忆道,有一次上班期间,有一位病人病发不吃饭,大家也不敢发药给他吃,于是她想都没多想,直接端饭准备去喂这位患者吃,可该患者躁狂,直接把饭菜倒在了她身上。“饭菜就那样倒了我一身,身上很不舒服,心里也很难受,但我仍然耐心和他说话,慢慢让他冷静下来。”徐霞表示,工作中,类似的事情时常发生。

就这样和患者同吃同住,她和她的病人渐渐成了朋友、亲人。“看着他们从整晚睡不着觉到治疗结束后的悄然入睡,看着他们精神恍惚到心理干预后终于迎来了片刻安宁,再看到他们一点一点地走出阴霾、重返社会,说实话,我的内心有种满足感。”她说,相比其他类别的医生,精神科医生的成就感或许比较微弱,但也弥足珍贵。

时至今日,徐霞仍把“医技精湛,呵护患者”作为自己的工作准则。她说,这是一位病患死后,其家属送给她的锦旗上所写的内容。

“4年,1460个日夜,这位精神病患者没有离开过医院半步,在病人卧床的4年里,我和同事们始终没有放弃对他的治疗,打针、吃药、翻身、喂饭。”徐霞告诉记者,当她接过患者家属送来锦旗的那一刻,感觉自己和病患的关系,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

新身份之后

她改变村容村貌带领村民脱贫致富

转眼到了2015年,一直作为精神科医生的徐霞又多了一个身份——驻村第一书记(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第一书记)。

她说,第一次接触到“金盆村”这个地名,是在2015年7月31日接到单位通知的那一天。“拿起手机地图一搜,才知道它在沐川县的东南边。”徐霞告诉记者,那时刚拿到金盆村的扶贫材料,她看到村里“无资源、无产业”的真实现状,也了解到落后的交通制约了全村的发展,她心里不敢有一丝怠慢,深感责任重大。

所以到任后,通过连续一个月的走访调查,她很快完成了从一名医生到扶贫书记的转变,“5+2”、“白+黑”也成了她工作的常态。

“不好意思说,最初走村串户的日子里,小路上的菜花蛇曾吓得我大叫,乡亲们看家护院的大狗也曾让我胆战心惊,但慢慢地,我也就淡定了。”徐霞表示,在走访过程中,她发现贫困村、贫困户“扶不起”,不是因为他们不能致富,而是他们缺乏一种脱贫致富的勇气,缺乏一种勤劳实干的精神,和人穷志不穷的观念。

于是,徐霞开始思考,金盆村怎样拔掉穷根?未来如何发展?村民们如何脱贫致富?经过前期的大量走访、收集资料,再结合金盆村的实际情况,徐霞决定扶贫先扶智。

于是,2015年11月10日,沐川县大楠镇金盆村基层农校开班了。根据授课反馈的情况,以及村民们的需求,徐霞精心设计课程,紧密围绕金盆村的产业发展、农民的健康以及懂法守法等知识开展。“为了让农校的课程生动形象,我们的课堂有时在生姜地里,有时在玉米坡上,有时甚至搬到了猪圈牛棚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也让乡亲们对产业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说。

此外,徐霞还在反复走访、调查后,结合金盆村的具体情况,争取各方资金,积极发展产业。

在她的努力下,“六兴畜禽养殖专合社”应运而生,合作社里的55头牛,贫困户都有股份,每卖出一头牛,就有1000元的分红;为贫困户援建的20座鸡棚也建好了,2000多只林下土鸡相继出栏,贫困户们头一次尝到了效益的甜头。

而基础建设方面,记者了解到,在一年多的时间里,该村14公里村组道路得以硬化,6公里联户道路全部打通,彻底解决了乡亲们出行难的问题;此外,该村还建成村级组织多功能活动场所,打造完成村民聚居点1个,全村共新建农房48户。

在村民眼中

她是第一书记更是忙碌的白衣天使

道路平坦了,“心路”也打通了,再加上漂亮的房屋、整洁的水泥路、标准的路灯,村民的幸福感油然而生。而在扶贫路上,徐霞自己也根据百姓需要随时变换着角色。

据她了解,金盆村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比例较大,看到有的村民得了慢性病未及时就医,一拖就是数年,徐霞决心用自己的微薄力量尽力去改变。在驻村期间,她利用自己从事医院临床工作的职业优势,为老百姓免费诊治,讲解医学常识,为贫困户建立了健康医疗卡。

“从医生的角度来看,乡亲们绝不能再重蹈因病致贫、甚至因病返贫的覆辙,所以,利用医院资源开展义诊、健康讲座是我的必修课。”徐霞记得,驻村帮扶不久,了解到全村有6名精神疾病患者,别人异样的眼光让他们抬不起头做人,于是在工作之余,“我就为他们看病、送药、普及精神科知识,他们的病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据悉,徐霞驻村帮扶一年多的时间里,累计开展健康讲座10多次,诊治人次200多人,上门诊治高血压、糖尿病、精神病等慢性病20余人。此外,她还积极争取责任帮扶单位——乐山市精神病医院送医疗下乡,免费发放药品价值4000元;开展健康宣传,为群众发放宣传年画、健康手册等300余份。

村里有一位叫王修学的老大爷,经常头晕,可老人却不在意。“经过测量,他血压竟高达210,中风瘫痪的风险非常大,一旦发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他也将迈入贫困的行列,好在我发现及时,对他进行跟踪诊治,总算把血压给他降下来了。”徐霞告诉记者,后来每次见到老人家,老人家都很热情很可爱,非要把自家“新鲜出炉”还带着鸡屎的鸡蛋给她。

如今,金盆村道路四通八达,新房一幢一幢建起,产业一片一片形成,村里的贫困户也陆续搬进了新居,种养殖产业也迎来良好循环发展,乡亲们都说,这生活啊,是越来越有盼头,全多亏了这位医生书记啊。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