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乐山市“张必友、刘琼芳名师工作室”赴蓉交流研修

http://www.scol.com.cn  (2016-12-21 10:48:4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若辰  

12月8日-9日,乐山市“张必友工作室”和“刘琼芳工作室”的成员们齐聚成都市红牌楼小学,和该校的领导老师一起开展了为期两天的交流研修活动。本此活动为推动乐山市教育名师培养对象之“名师工作室”研修工作,围绕“聚焦核心素养,共构儿童发展目标”为主题而进行。期间,来自成都市红牌楼小学的廖学思老师、体育组老师,来自乐山市实验小学的王琳老师、周小平老师分别展示了语文、体育课例;成都市武侯区教育局领导、区教科院教研员、乐山市教科所领导就本次课例分别作了详实有效的评课;“张必友工作室”成员——来自乐山的六所学校的校长与成都市红牌楼小学的校领导一起就“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思量”为主题,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课程亮点和未来课程思考进行了深度研讨。

活动伊始,由成都市红牌楼小学的廖学思老师执教《林中乐队》一课。廖老师根据这篇文章的布局,把教学设计当作是音乐交响乐来处理,教学环节就像一首音乐的序曲、合奏、独奏,在美妙的音乐交响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通过朗读引导学生勾画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的写作方法,通过想象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情感,使学生激起爱护大自然的情绪。

王琳老师代表“刘琼芳工作室”为活动献上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的《井底之蛙》一课。课中用多形式的诵读课文,用朗读来体会快乐,让学生对文本中不同角色:青蛙和鳖的生活环境有所了解,并结合文本内容和角色进行合理想象,补充故事情节和之中的内涵,融入古文元素,用朗读感知古文的特点,补充材料带出群文阅读的理念,让学生不局限于课文,扩大阅读面,体会井底之蛙由夸耀自己到了解到自己非常渺小的变化及故事寓意,课后水到渠成提升出“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记住,而是为了思考”的教学高度。

随后,“刘琼芳工作室”的带领人——乐山市实验小学教导主任刘琼芳老师就本次活动作了专家点评。

她由三个字谈起,第一个字:“术”,即语文的工具性。“术”,技艺,技术;方法,策略。从“术”的角度看,《井底之蛙》呈现给读者的则是理性的思考,浅显又深刻的哲理:“大”“小”快乐的对比,角色语言的不同描写方式,鲜明的主题,让小故事寓含大道理。执教者在课堂教学中充分、恰当地带领学生通过阅读感悟、朗读体会、细读品味等方式感受教材的表达方法与技巧,进行表达的浸润,实现语言基本功的习得。

第二个字:“人”,即语文的人文性。语文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是“训练”与“实用”,远不能适应语文素养培养的要求。每一个文本,都有其核心价值和文化积淀。这种“核心价值”,既有“术”的,更有“人”的。语文学习,不仅是外在的“形式学习”,更重要的,还有“心灵成长”,包括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的成长。《井底之蛙》来自于“大与小”主题单元,全单元的教材都内涵丰富,蕴理深刻。执教者引导学生研读教材,层层展开思考,让学生对哲理的理解水到渠成,并传递给学生“读书的目的不是记住,而是为了思考”的阅读理念。刘老师还谈到:经典,尤其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比如《庄子·秋水》里的故事选入教材,其本身的主题,作为教者,应引导学生去尊重它,对经典心怀敬畏之心,不任性,不随意。执教者在这一点上分寸把握很恰当。

第三个字:“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美共融,和谐互促,和雅共生。“和”字,既契合语文课程标准和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也契合红牌楼小学“和·雅”课堂“共构儿童发展可能”的思想。《井底之蛙》,带领学生整体把握教材,于默读、朗读、齐读中感悟主题,让文字的阅读理解与思辩思想方法的运用共生共融,传承文化,也传承思想。享受课堂,和而智慧。

下午,乐山市“张必友工作室”的校长成员们和红牌楼小学的领导们在学校会议室进行了“聚焦核心素养的课程思量”为主题的校长论坛。来自乐山市中区徐家扁小学的吕玉勇校长、乐山市中区柏杨小学的罗鹏校长、乐山市中区新建小学的刘洪芳校长、乐山市中区新桥小学的詹兴强校长、乐山高新区第一小学的罗轶敏校长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办学理念、课程亮点和未来课程思考进行了深度研讨。其中,“张必友工作室”的带领人——乐山市实验小学的张必友校长作了《核心素养视野下的课程实践与思考》的交流发言,畅谈了乐山市实验小学的名校发展历程和学科教学特色。

之后,来自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的徐猛专家对本次校长论坛点评说,与志同道合的人展开深度讨论与交流,这是极其享受的学习方式,也非常乐意并喜欢参加这样的活动。在校长们各自就主题所进行的经验分享中,他真切感受到学校不同的成长历程所形成的生命肌理,为每个校长带来的思考原点、行动制约与突围。校长们办学的胆识、睿智、坚韧为他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其中,张必友校长的发言尤其值得称道,其因有三:第一,作为名校校长,必友校长认为名校的发展往往是“非常态”的,这种“非常态”的背后是更多优质资源的占有。——这恰恰不是每个名校长都能意识到并敢于承认的。第二,真正好的学校不需要特色,好学校的特色就是没有特色。第三,面对学校办学理想所遭遇的现实制约,唯有研究应对之道方可求得一线希望,困难多,办法也多。

本次成都、乐山两个地区的课堂教学呈现和互相交流,其目的就是进一步优化教师自身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大家希望这样的交流形式能常态化,相互碰撞生长,为教师的发展和儿童的发展可能共促共学,共构儿童的未来。(周轶 张玺)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