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乐师附小开启国学人文之旅

www.scol.com.cn  (2017-11-03 11:38:07)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刘若辰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帮助学生了解市情、热爱祖国、开阔眼界、增长知识,着力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日,乐师附小五年级1班58名同学和老师来到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夹江状元纸坊,组织开展了“匠艺之道传承,古法造纸人文之旅”2017秋季研学旅行活动。

乐山一座佛,夹江一张纸。因地处青衣江畔,出产新竹,夹江造纸所用材料以竹子为主,在夹江县马村乡,传统手工造纸技艺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保护和传承。造纸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同学们兴致勃勃地体验了竹造纸的五道程序:斩竹漂塘、煮楻足火、石臼捣料、超捞纸张、透火焙干。

在夹江,竹子是造纸的重要来源。造纸的工匠通常在芒种前后上山砍竹(当时的“杀青”就是指砍竹做原料而得名),然后将截断的竹子在就地开挖的水塘内浸上100天,取出用力捶洗,使青壳和树皮脱掉,目的是让竹料软化。

将竹料拌入石灰水浸在木皇桶中蒸煮8个昼夜,经过碱液的蒸煮,原料中的木质素、树胶、树脂等杂质被除去。然后取出蒸煮的原料放入水塘内漂洗,再放进锅里浸石灰水蒸煮,如此反复进行十几天。经过反复蒸煮、漂洗的竹料纤维就逐渐分解。

取出上述处理之竹子, 放入石臼,以石碓叩打直至竹子被打烂,形同泥面。

超捞纸张是制造纸张的一个步骤,详细方法是:纸浆在抄造纸张前需再除去其中泥沙及粗纤维等杂质。传统的净化方法是:浆料经加水稀释后,缓慢地流经沉砂槽,将砂粒、杂质沉析出,再经过平板筛浆机筛去较粗纤维。

用两道土砖砌成砖墙的夹巷来焙干纸张,焙纸时先在夹巷内生火,由于砖块夹巷之间有空隙能让热气透出,因此用轻细的铜镊将一张张湿纸摊在墙上,从空隙中散发的热气使纸张慢慢干燥,干透后揭起来就是一张可使用的纸了。

夹江年画作为传统竹纸的艺术品,与绵竹年画、梁平木版年画并称“四川三大年画”。表现内容丰富多彩,取材于民间而不拘泥于现实生活,同学们亲自体验了作为夹江汉族传统文化产品中的瑰宝的年画制作,可爱的各式小动物、色彩艳丽的各类花卉、形象逼真的人物造型生动地浮现在同学们面前,让人赞叹不已。

竹木简牍,作为纸张普及之前文字传承的主导形式,绵延了殷商直至魏晋的千余年历史。在中国文字承载形式的更迭演变中,占据了长达一半以上的悠长岁月。同学们身着汉服,用竹子制作了竹简书,并在上面写下了自己喜爱的诗词歌赋。争相上台诵读,以竹会友,以诗明志,在田园之地开展一堂别开生面的国学课。

学生在此次研学旅行中感受祖国大好河山,感受中华传统美德,感受非遗文化传承;同时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意志坚强,促进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委会)

  • 新闻推荐
四川
社会
娱乐
体育